石校长在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05-12浏览次数:1052

石庆华
2007年6月26日
 
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今年毕业的我校首批4名博士学位获得者和304名各类硕士学位获得者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向悉心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全体导师,向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前,同学们满怀希望和憧憬来到买球赛的app官网;今天,同学们即将带着收获与梦想踏上新的人生旅程。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这段经历将让大家永远珍惜和怀念,将对大家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三年也是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工作加快发展的三年。这期间,学校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稳步提升;通过抓好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突破;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建设成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高雅的文化品位、良好的道德水准,优美的校园环境,充满现代气息、体现时代特征的花园式学校。三年来,同学们不仅一起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大家积极配合和参与学校的改革和建设。学校各项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在座每位同学的付出与努力。
  同学们,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在广阔的舞台上,同学们将立足自己的岗位,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发挥聪明才智,谱写各自的精彩人生。无论今天你们已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我相信,每个人都将成就自己的事业。在这即将离开母校、踏入社会之际,我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修身养性,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今天学校所以授予你博士、硕士学位,不仅是因为你突出的学业,还因为你具有了与之相称的道德与品格。“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新的历史时期,“德”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大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知荣明耻,善辨是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和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家也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善辩是非,勇于担纲,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当前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之时,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负责精神的人是十分必要的。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现实社会上急功近利、见利忘义、诚信缺失乃至道德沦丧的事比比皆是,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责任心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没有责任心对父母长辈就会不孝,对家庭就会不忠,对社会就会没有公德之心。故此,大家毕业踏入社会后,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完善人格,作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有了责任心才能建立礼义廉耻之心,有了责任才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才能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事。
 
第二、终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面对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行业所创造的巨大财富,知识的拥有者有理由乐观地相信,未来是属于他们的。知识能够创造财富,但并不意味着拥有知识就一定能够创造财富。要真正做到让知识为社会、为人类创造财富,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同学们顺利毕业并不是学习过程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人生没有毕业的学校,而学习则是终身的职业。“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所云,恰可以用来概括当今的终身学习理念,那就是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习成为一种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工科的毕业生,要多了解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学科是如何认知和影响世界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毕业生,也要了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是如何认知和影响世界的。最终,每个人通过对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的契合,更全面、更均衡地认知世界、认知自我,从而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在你们未来的征程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产生动力。我希望同学们充分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第三、开拓创新,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了三点希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大家人生的座右铭。我希望大家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胸怀天下的气度和舍我其谁的气魄,做探索真理、勇于创新的开拓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科学是人类文明的灯塔、社会进步的基石。保持崇尚科学的志趣,不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是一个人永保思想活力的源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作为毕业研究生,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希望你们能抓住机遇,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创新能力,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前社会正在形成“和谐创业,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尤其在我省,为了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投身创业,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希望同学以此为契机,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树立创业理想,掌握创业本领,把自己锻炼成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实用型创业性人才,为富民兴赣大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在此还要跟大家说的是,当今世界熙熙攘攘,竞争十分之激烈,常胜客是没有的,失败不足为怪。只有在困顿中坚持住,有坚韧不拔之意志,有屡败屡战之气概,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为此请同学们在任何情况下,对个别事的成败取“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平常心,“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不骄不躁,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尊重他人,立志成才,永不放弃自己正确的理想与信念。
  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即将告别的研究生生活,将成为你们人生当中最美好、最珍贵、最值得怀念的时光。相信你们今后不论身处何时何地,一定会饮水思源,心系母校。母校永远是你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母校,支持母校,常回母校看看,为母校更加美好的明天献计献策。今天你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们为荣!
最后,祝同学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身体健康,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